据介绍,彼得夏宫,即现俄罗斯彼得霍夫国家博物馆,是彼得大帝于18世纪初创建的皇家滨海行宫,其壮观的宫廷建筑与别致的园林风景,集中体现了俄罗斯宫廷艺术的辉煌成就。
美美与共——中国美术馆藏国际艺术作品展展期:2018年6月27日—7月8日地点:中国美术馆 1、6、7、8、9、10号厅此次遴选的200余件作品,在时间跨度上聚焦19世纪至今,由六个部分组成:路德维希夫妇捐赠国际艺术作品,国际油画艺术作品,国际版画艺术作品,国际雕塑艺术作品,国际摄影艺术作品,国际水彩、素描、漆画等其他门类艺术,力图多侧面呈现中国美术馆国际美术作品收藏概貌。广西喜上梅梢:杭州博物馆藏梅花书画精品展展期:2018年7月5日—8月30日地点:南宁博物馆(南宁市五象新区龙堤路15号)此次展览从杭州博物馆馆藏中遴选86件梅花逸品,有立轴、扇面、册页等,基本囊括自明至近现代400余年花鸟画名家,如明代周之冕、陈继儒,清代赵之谦,近现代黄宾虹等著名画家,充溢着文人画的虚静之气、书卷之气。
作品创作时间跨越四十载春秋,涵盖吴昌硕四十多岁至去世前不久的各个阶段,时代连续,题材丰富,形式多样,较为全面地呈现了吴昌硕的艺术发展轨迹和渊源脉络。文源同道以徐悲鸿为源点,以与徐悲鸿写实主义艺术主张、改良中国画艺术理想志同道合者为经纬,梳理徐悲鸿多领域、宽视野的社会文化交往轨迹,呈现这一坐标系中诸多艺术大家如齐白石、张大千、陈师曾、傅抱石、叶浅予、李可染、蒋兆和、常书鸿、李毅士、吴法鼎、秦宣夫、司徒乔、王式廓等在20世纪中国美术由传统走向现代之路上的多种探索,正是这些先辈的不懈探索,才共同绘制出了异彩纷呈的20世纪上半叶中国美术发展的基本面貌。遗址前后进行了两次考古发掘,面积20000余平方米,出水各类文物42000余件,实证了张献忠江口沉银的传说。为观众带来时代的先驱的作品。并在艺术实践中保持一贯的平衡,想法和感觉,开拓和尝试。
美国师足迹:跨文化视觉展期:2018年5月16日—9月16日地点:伯克利艺术博物馆通过展示来自南亚、东南亚和东亚以及喜马拉雅地区的佛教艺术作品,此次展览检视了佛教的力量是如何在亚洲通过视觉传递和转化的。在北京的中国美术馆,美美与共——中国美术馆藏国际艺术作品展让观众可一睹馆藏毕加索、达利、珂勒惠支、葛饰北斋等艺术大师的作品。去年开始,全国绝大部分省市开始统一使用《中国历史》教科书,七年级上册能看到关于良渚文化的详尽介绍。
还有一个不同,来自教育传承的背景。我们分别做了细化,想让观众在看完展后,记住这六个关键词,尤其是最核心的两个:城市文明,这是一个大城。其中,钟家港、葡萄畈、美人地等遗址出土的近200件陶器、动植物标本,以及后杨村、文家山、卞家山出土的玉器,比如琮、璧、锥形器,尤其是钟家港的良渚先民头盖骨和鱼钩,都是首次展出。高蒙河:我们希望展览强调虎头(五千年文明的圣地),熊腰(古城和水利),豹尾(六个关键词、六大文明),饱满而有结构、有节奏、有逻辑。
钱报:我看到墙面上制作了很多良渚的关键词,最大的有6个:稻作文明、玉器文明、水利文明、原始文字、城市文明、早期国家。我们这次特别加入了文字,明确直接提出了原始文字,这是经过古文字专家和考古学家专门论证出来的:良渚文化中发现了由多个刻画符号有意组合排列在一起的情况,有别于单个出现的刻画符号,可视为良渚文化的原始文字。
钱报记者专访了本次良渚博物院改陈总策展人、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教授高蒙河,来听听他是如何为新开馆的良渚博物院划重点的。这也是我们办展的背景。比如良渚古城,以前只知道有个反山,有个古城,它们是什么关系和属性,不知道。这次展陈,我们用到了国内目前最新的手段、设计和策划,希望能在中国考古遗址博物馆的类型上面,做一种全新的策展展览模式,包括灯光,都尽量用最好的——不仅仅是今天最好,还是博物馆展览展陈行业中的领先和示范,五到十年内,都不落后。
更重要的是,这些年的考古发现和研究已经证明:良渚遗址是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圣地。如今良渚遗址具备了三要素,良渚古城在2007年发现,其中虽然没有铜器,但良渚玉器的设计、制作、使用所代表的技术水平和象征意义,足以与铜器并举。关于良渚保护的特展,还有可能全国巡展。观众从良渚带走什么,这是我们所关注的。
十年后全新亮相是国内最先进的考古遗址博物馆钱报记者(后简称钱报):这次展览的策展理念,和十年前最大的不同是什么?高蒙河:如果十年前良渚博物院的开馆,还只是局限于国内观众和学者,通过这10年的探索,国外专家学者不断来访调研,主流国际学术界已经因良渚的发现开始接受中华5000年文明史的观点。钱报:尾厅也很有意思,放了一幅水墨长卷,有24米长,展示了从良渚的东郊——良渚古城——良渚西郊的环境和生活,展柜里还有考古报告、考古执照、实物证据等等。
我们为此专门做了一面墙,并跟埃及古文字做了对比,想为观众提供多重信息,要知道会有很多超级票友带着很多学术性问题来问你。功能更全面,策展手段升级它将成为杭州人的生活方式钱报:这次展陈特别加入了原始文字展区,还有良渚刻画符号展区。
你看,良渚这十年有这么多变化,总结一下三个特征:考古发现多,获得国际共识,对当代人的文化传承有巨大的文化影响。这样区分是为什么?高蒙河:按照西方物质文明指征,文明有三个标志:城市、金属、文字。我们希望良渚博物院成为杭州人的生活方式。早期国家,这是一个国家。这是如何考虑的?高蒙河:过去考古只是发现研究,现在不一样了,考古工作还延伸出保护和利用的职能,考古的最终目的是传承。钱报:这次改陈虽然没有大型造景等,但增加了时代感、科技感、体验感、观赏感,有影院,还有小朋友的游戏厅,以及良渚博物院和晓风书屋合作的文创空间。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良渚古城宫殿区、外城、内城的三重格局,与后世都城,比如我们熟悉的明清北京城宫城、皇城、郭城的三重结构体系类似,可以说,一个是源,一个是流。
良渚为什么是圣地?就是从这六个词表现出来的。如今,良渚考古边发现、边研究、边保护、边利用、边传承的五位一体模式,已经率先在全国走进了全考古时代。
现在,几个最重要的功能区都搞清了,宫殿区、王陵区、作坊区、仓储区,四个区互为关联,具有首都最基本的功能。十年前的展厅,对于文字,只能蜻蜓点水,不敢做深入的解释和定性。
2018年,达到了600多件(组)。而一般的考古发现是无法进入教科书的,只有重大的、具有影响力的、能证明中国传统特别是早期文明发展变化的考古发现,才能写进教科书里当然,少不了国家级文物虎钮永昌大元帅金印。【中华收藏网讯】石牛对石鼓,金银万万五。
包括每个藩王府只有唯一一枚的蜀王金宝,展现江口古战场征伐与军工的西王赏功钱,首度发现的三眼火铳。精选展品全是最具代表性文物2016年11月,四川省考古研究院联合国家文物局水下遗产保护中心、彭山区文物保护管理所对遗址进行抢救性发掘。
而在2018年进行的二期考古发掘中,又出水文物12000余件,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发现了一枚蜀王金宝,此外遗址内首次发现以三眼铳为代表的火器和金碗、银碗等文物。据了解,此次江口沉银的国博首秀,从年6月26日到9月26日,为期3个月。
文物进京24小时未离开警方视线眉山市公安局彭山区分局相关民警介绍,文物进京之前,为了保护好这些娇贵的珍宝,彭山警方不仅安装了全方位无死角的监控系统,还设置了红外报警系统,再由警员每天24小时对文物进行监控。首秀国博多种形式让你看过瘾位于首都的中国国家博物馆,一直是博物馆界默认的珠穆朗玛峰。
今年4月,江口古战场遗址获评201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此外,明代地方藩王金册、银册、大量金属货币以及明代中晚期的首饰和日用器具等也将亮相,这些文物将会带你揭开张献忠沉宝传说以及明末农民战争的神秘面纱。展览将分为序厅、沉银出水和考古新章三个部分,展出文物500余件,包括虎钮永昌大元帅金印、大西政权的金册、西王赏功金银币、铭刻大西国号和年号的银锭,还有属于明代地方藩王的金宝、金册和银册,以及大量武器、金银货币、首饰和日用器具。(记者李庆见习记者王越欣)国博六大理由展陈江口沉银201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本世纪明清史领域的重大考古发现破解了江口沉银的历史之谜所发现的文物是明代中晚期政治、军事、社会生活等方面最直接的展示发掘过程中,中国考古工作者开创性地采用了内水区域围堰发掘发掘过程中,首次面向社会公开招募志愿者全程参与考古发掘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而彭山也拿出了全部家当,此次挑选出的500件文物,全是最具代表性、等级最高、最为宝贵的文物。这也是江口沉银文物出水以来,首次在博物馆内正式展出。
眉山市彭山区文管所所长吴天文说,此次江口沉银进京展出,大家都非常期待。这句流传了几百年的关于张献忠沉银的民谣,在彭山得到了证实,数万件出水文物也让人们无比期待一睹真容。
同时,四川省考古研究院、眉山市文保中心、彭山区文管所及眉山市公安局彭山区分局等相关单位派出20余人抵达北京,负责文物的移交和布展。不仅如此,展览还将通过图片、视频、沉浸式投影等多样化、高科技的展览方式,突出展现考古新方法和新技术在此次发掘中的首创性,以及公众参与此次发掘的重要性。